当前位置:首页>>教育科研
书香润师心 阅读促成长——济南十八中举行青年教师读书交流分享会
  发布日期:2025-05-29  访问次数:   字号:[ ]  

书香润师心 阅读促成长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济南十八中举行青年教师读书交流分享会

为深化“书香校园”建设,激发青年教师阅读热情,提升教育教学理论素养,528日,济南十八中青工委精心策划的读书分享活动在问学楼录播室举行。活动通过优秀教师经验分享与领导引领,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,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注入思想活力。

《大概念教学》——教务处主任 黄延伟

黄延伟主任以“像专家一样思考”为核心,聚焦深度学习的实践路径。他通过数学教学案例分析,阐释了“浅层学习”与“深度学习”的差异前者依赖相似性迁移(如解题模板),后者则强调高通路迁移——从具体案例抽象原理,再应用于现实问题。他以勾股定理的“红莲测量”“旗杆高度计算”等案例,生动展现了如何将学科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呼吁青年教师“围绕专家思维组织教学”,设计激发深度思考的课堂提问,培养学生在复杂情境中的创新能力。

 

《我与地坛》——语文教研组组长 姜媛

姜媛老师以史铁生的生命叙事为镜,带领听众走进一场心灵疗愈之旅。她动情讲述了史铁生从绝望到觉醒的历程:双腿残疾后,地坛成为他重构生命意义的“精神净土”。书中“长跑者”“智障兄妹”等故事,揭示了直面苦难、接纳残缺的智慧,而母亲无声的爱更成为照亮黑暗的微光。姜老师借史铁生之问“如何活着”引发共鸣,强调“痛苦的解药在于自我救赎”,鼓励青年教师在困境中汲取力量,以阅读滋养心灵。

 

《慢煮生活》——初三语文备课组组长 何泓阳

何泓阳老师以“生活家”视角解读汪曾祺笔下的人间烟火。从《葡萄月令》的草木灵性到《昆明的雨》的市井温情,剖析了汪老“于细微处见诗意”的创作哲学即便历经动荡年代,仍以豁达从容将苦难化为清茶淡饭般的熨帖。何老师提出,快节奏时代更需“慢煮”心态——用真诚眼光捕捉一花一鸟,以文人风骨拥抱生活本色,为教育者提供了“在忙碌中栖居诗意”的精神范本。

 

校长寄语:赋能成长,书香致远

学校党总支副书记、校长吕福昌对活动作总结点评。他高度肯定三位教师的分享风格各异却殊途同归:黄主任的“专业绿”指向教学深耕,姜老师的“生命黑”启迪心灵觉醒,何老师的“山水墨”传递生活美学。吕校长引用曾国藩“人之气质本难改变,唯有读书则可变其相貌”、苏轼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等箴言,强调“教师需以长流水育学生一杯水”,呼吁青年教师以阅读拓宽视野,将书香浸润课堂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文底蕴。

本次活动以书为媒,搭建了思想碰撞与情感共鸣的桥梁。与会教师纷纷表示,三位分享者从教育理念、生命哲思到生活美学的多维解读,为自身专业成长与心灵修行提供了丰厚养分。未来,学校青工委将持续推进读书系列活动,通过共读沙龙、心得征文等形式,助力青年教师以阅读蓄力,以书香育人,共同书写“书香校园”的生动篇章

(撰稿:李健)



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