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南十八中2025年“书香校园”读书分享会:
20部经典共读,以青春之思叩响时代之问
——在文字的褶皱里,寻找生命的答案

当《海底两万里》的鹦鹉螺号潜入深海,当《小王子》的玫瑰在教室绽放,当《平凡的世界》的黄土地与《红与黑》的野心在时空交汇……2025年5月16日至17日,济南十八中以“主题化阅读”为纽带,将20部经典著作化作20扇通向世界的窗,让两场读书分享会成为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漫游。
一、主题化书单:20部经典构筑“精神拼图”
本次分享会打破传统单本书目分享模式,以“主题拼图”形式重构书单,划分为四大维度:
1.【时代棱镜】:以《活着》《红与黑》《朝花夕拾》为棱,折射个体命运与时代洪流的碰撞。

2.【成长诗行】:借《小王子》《外婆的道歉信》《记忆传授人》之笔,书写青春期的困惑与觉醒。

3.【冒险图谱】:乘《海底两万里》《神秘岛》《凯叔讲历史》之舟,探索未知与文明的边界。

4.【生命密码】:循《狼王梦》《平凡的世界》《城南旧事》之迹,解码生命、乡愁与生存哲学。

书单彩蛋:
《凯叔讲历史》作为唯一入选的“音频书”,以“声音文学”的独特形式打破纸质书局限。
《狼王梦》与《狼图腾》的“动物叙事”形成跨文本对话,探讨自然法则与人性光辉。
二、高光时刻:在文字褶皱里触摸思想的温度
《活着》:苦难与救赎的哲学课
初二(7)班张同学以“苦难的三种颜色”为线索,将福贵的人生比作“灰烬中的火种”“暴雨中的伞骨”“荒原上的野花”,最终落脚于“活着本身即是答案”。
《小王子》:一场“反内卷”的童年起义
初一(11)班陈同学头戴金色卷发、身披绿斗篷,化身“小王子”与“玫瑰”展开辩论:“你说你爱我,却用刺伤害我;我说我恨你,却用眼泪浇灌你。”她将原著中“驯养”的概念延伸至当代教育:“我们是否也在用‘爱’的名义,驯养着彼此的焦虑?”
《凯叔讲历史》:当屈原遇见ChatGPT
初一(7)班曲同学以“AI能否写出《离骚》”为引,让虚拟投影中的“屈原”与ChatGPT展开跨时空对话。当AI用算法生成“长太息以掩涕兮,因数据超载而宕机”时,全场爆笑,却也引发深思:在科技狂飙的时代,我们如何守护“人”的温度?
《狼王梦》:动物伦理的现代性叩问
初一(2)班路同学从紫岚的“育儿悲剧”出发,延伸至人类社会的教育焦虑,提出“真正的爱是尊重与放手”的观点。







三、师生共鸣:一场关于阅读的“双向奔赴”
学生精彩评论
“以前觉得《红与黑》是‘成功学毒鸡汤’,现在才懂:于连的野心,不过是我们不敢承认的欲望。”(初三(1)班 张同学)
“《平凡的世界》让我明白,少平的‘平凡’不是妥协,而是看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的勇气。”(初二(6)班 杨同学)
教师点评
政教处曲老师引用歌德的名言:“读一本好书,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。”他感慨:“这种跨越时空的交流,不仅拓宽了视野,更让心灵得到了滋养。阅读,不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,而是成为了一种深刻的精神体验,一种灵魂的触动。我希望,这样的阅读分享会能够持续下去,让更多的同学在阅读中找到自我,找到前行的力量。”

四、长效行动:从“一时热闹”到“一生热爱”
为让阅读真正扎根校园,学校推出三大创新举措:
1.“经典盲盒”计划:将20部书拆解为“金句卡片”“场景拼图”“角色面具”,学生通过完成阅读任务解锁“隐藏剧情”。
2.打造四季主题阅读节,春季“萌芽”鼓励读生命成长故事;夏季“盛放”关注激情梦想书籍;秋季“收获”引导读历史智慧作品;冬季“静思”选温暖文学作品。深化学生阅读体验,使阅读成为生活重要部分。
3.“阅读银行”系统:学生的读书笔记、改编剧本、同人创作均可兑换“阅读币”,用于兑换讲座门票、图书盲盒甚至校长午餐会席位。
五、结语:让阅读成为“对抗平庸的疫苗”
当最后一位选手鞠躬谢幕,当掌声与欢呼渐渐平息,那些在分享中迸发的思想火花,早已化作一粒粒种子,种进每个人的心田。济南十八中的学子们用两天时间证明:阅读不是逃避现实的象牙塔,而是直面人生的武器库。
正如初二(1)班班主任在朋友圈所写:“当我的学生为《活着》流泪、为《小王子》争辩、为《神秘岛》设计求生方案时,我知道,他们正在成为更辽阔的人。”
本次读书分享会是济南十八中“书香校园”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;学校将持续推进阅读文化建设,陆续推出读书沙龙、悦读时光、图书漂流等多种形式的丰富活动,引导学生“爱读书、读好书、善读书”,让书香浸润校园,让阅读成为习惯。
撰 稿:曲泽朴 责任编辑:王建国
图文编辑:陈爱君 审 核:蔡方华